掃二維碼與項目經理溝通
我們在微信上24小時期待你的聲音
解答本文疑問/TPM咨詢/5S、6S、現場管理咨詢/精益生產管理咨詢/互聯網交流
第二章TnPM的分模推進
1
第一節 精細化管理要從人機系統現場做起
有人說過,企業競爭在市場,但競爭力在現場。不少企業對這一點似懂非懂。在中國,眾多企業在致力于啞鈴型結構的建設,啞鈴的一個大頭是市場和銷售,另外一個大頭是新產品的研發,中間細細的連桿就是生產制造,似乎只要用這根細細的連桿將啞鈴的兩端連接起來就夠了。這充分反映了一個急功近利、浮躁時代的特征或者哲學。我們看到很多企業一有新產品就贏利,一變成批量生產就虧損,這種現象發生的邏輯背景就是啞鈴結構。啞鈴結構已經成為很多企業不能做強的哲學環境或者文化背景。
當然,在科學飛速進步,經驗不停貶值這個速變的時代,企業應該不斷將人類發明的成果應用到自己的產品之中,不斷地為自己的客戶開發他們所需要、所喜愛的新產品;在市場經濟、注意力經濟時代,企業也決不可以忽略產品的市場推廣和營銷。就拿最能夠體現當代市場特征的汽車制造業而言,沒有企業忽視啞鈴的兩端。而像豐田這樣在汽車領域叱咤風云的企業,卻絲毫不敢忽視啞鈴的中間環節——生產制造現場。恰恰相反,他們正是依賴于自己TPS、JIT、TPM這些專注于現場精細化管理的手段頻頻打敗對手。更不用說那些百年屹立不倒的企業如可口可樂、麥當勞,他們的產品創新并不突出,真正的硬功夫卻在產品制造和服務現場。說到這,有人會有這樣的疑義,競爭力不在他們的品牌嗎?品牌是什么?品牌是宣傳推廣出來的嗎?品牌離不開宣傳推廣,但屹立和沉淀下來的品牌還是制造出來的,是經得起千百次重復、無數客戶消費,其內核不變、品質不降的實踐堅持??煽诳蓸肥侨绱?,麥當勞也是如此。
一、人機系統現場管理的基礎四要素
生產現場管理的內容十分豐富,包括設備布局、工藝流程安排、物流統籌、計劃排產、成本控制、公用設施、安全設計等諸多方面。在人機系統里,最重要和最基礎的是下面四個要素,即:
l6S活動
l清除六源——6H活動
l可視化管理
l定置化管理
就是6S和清除6H,加上可視化、定置化管理構成了生產現場管理的四要素。如上所述,企業的現場管理并不局限在這四個要素,現場管理有著豐富的內容,然而這四要素應該是其他現場管理要素的基礎,是現場管理的起點。
二、6S活動
(1)6S的定義
6S是從3S,整理、整頓、清掃逐漸發展成為5S的,最早來源與日語發音的S音,我們留下其精髓,把中國現場“安全”這個相當薄弱的環節加上去,再換上大家熟悉的英文,賦予簡潔的中文解釋,就成了現在的6S。
整理(STRUCTURISE)——取舍分開,取留舍棄
整頓(SYSTEMATISE)——條理擺放,取用快捷
清掃(SANITIZE)——清掃垃圾,不留污物
清潔(STANDARDISE)——形成規則,保持成果
安全(SAFETISE)——安全第一,預防為主
素養(SELF-DISCIPLINE)——自主管理,養成習慣
企業可以根據以上6S的基本精神,制定詳細工作內容、開展方法、評價標準,堅持做下去。6S可以使生產現場面貌大大改觀,煥然一新,讓人鼓舞、振奮,甚至受到震撼。同時,它可以大大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,減少工作差錯,一點一滴的減少質量損失,降低設備故障。6S也是改善精神面貌,引導員工養成良好工作習慣的過程。
(2)6S的推進步驟
企業開展6S活動常常陷入“一緊,二松,三垮臺,四重來”這樣的怪圈,不少企業6S活動搞到最后就僅剩下墻上的6S,現場和行動上了無蹤影。為什么?很多企業一開始就把這項活動看得太簡單了,缺乏程序化的管理。
企業6S活動失敗的另外一個原因是缺乏“打持久戰”的精神,他們以為6S可以一蹴而就,這可是大錯特錯了。6S的重要使命是改變員工的行為習慣,而行為習慣的改變要從觀念和態度的轉變開始,這其實是最艱難的。開展6S活動先從形式化做起,逐漸將形式轉變為“行事化”,即靠制度、規范、標準來保證,要例行公事的去做;為了能夠真正做好,企業還要不斷的對這項工作檢查評價,我們稱之為“檢查評估化”;檢查評價之后就要有所表示,也就是進行激勵,我們稱之為“激勵化”;長時間的激勵,員工才會逐漸養成習慣,我們稱之為習慣化;一輩子的習慣就形成了個人的品格,也就鑄就了企業的品格,我們稱之為“品格化”。
有些企業把6S當成一項運動來搞,想三個月或者半年攻下6S山頭,這其實是難以做到的,6S是企業終生的修煉,是沒有終點的長跑。6S真正能夠在企業扎根的必由之路。
(3)6S的實施階段劃分
6S的具體實施流程,遵循PDCA的循環,分為4個階段,即:
第一階段:計劃(Plan)
主要包括先期骨干或干部6S培訓、建立6S的推進組織、編制推進計劃、擬定6S推進制度、文件、宣傳資料。
第二階段:實施(Do)
主要包括:6S推進宣言、分層教育訓練、開展整理、整頓、清掃、安全活動。
第三階段:檢查(Check)
主要包括:按6S的實施要求進行檢查、評價,發現需改善的地方。對實施6S優秀的部門予以獎勵。
第四階段:檢討改進(Action)
主要包括:檢討6S執行的結果,將好的實施方法制度化、規范化,形成文件,以作為所有6S運行人員的標準行為準則,直到有新的創新、突破和改善為止,以維持已取得的成果。
對實施中不足之處,進行原因分析,對策改善,擬定計劃,回到第一階段,進入下個PDCA的循環,不斷優化6S的活動過程。
(4)6S的檢查評審與持續改進
1)檢查評審的步驟要點
n確定評審的對象/范圍。如:哪些部門、哪些區域。
n評審標準/依據。如:6S職責區域劃分圖(表)、6S準則(規范、要求)、扣分細則。
n評審頻次/時間。如:間隔多少時間評審一次、什么時間評審。
n評審方式。如:是集中在一天的某個時段執行評審,還是分為幾天不定時評審。
n確定評審人員。如:由哪些人執行6S評審的工作。注意:評審人員必須經6S培訓合格。
n執行評審的方法,重點是檢查方法和記錄要點:
一是檢查方法包括:“4以” 和 “4法”
4以:以眼觀之,以耳聽之,以鼻聞之,以手摸之。
4法:蟑螂搜尋法、向上巡視法、向下巡視法、靜觀5分鐘法。
二是要記錄四要點:何時、何地、何事、何人。也可用數碼相機拍攝,然后注明 地點及擔當。這是現場6S評審的客觀證據。
n(7)評審結果之處理。如:評分、公布、獎勵、頒發6S流動紅旗。
2)6S自主檢查的實施要點
n單位主管或6S組長每日應巡視本責任區域,發現問題應立即通知責任者改善并防止再發。
n必要時,可臨時召開會議或現場教育,指導改善。
n當發現不符合、不合理、浪費的現象時,多想為什么。找出問題點的源頭,想辦法去改善。
3)6S檢查評審標準制訂原則
6S評審標準是組織(企業)6S實施與檢查的標準或規范,各部門可依本準則結合部門具體情況再具體化。將現場觀察發現的事實與該標準相對照,不符合以下標準則記不符合,標準內未涵蓋的,則修訂補充標準。
4)6S檢查評審結果的處置和持續改善
6S檢查評審結果的處置原則如下:
n依6S檢查的結果,好的應予以維持,將好的方法予以標準化、制度化、規范化。
n公布6S實施的成效,如6S圖片,簡報,頒發6S流動旗給優秀的單位。
n不符合6S要求的,應分析原因,由責任單位想出有效地對策并切實改善。
6S檢查評審結果的持續改善原則如下:
n不斷完善6S活動的內容和運作方法。
n透過6S的PDCA循環,使工廠(公司)的6S,從被動的執行6S,轉化為主動執行6S;從推動的6S,轉化預防的6S,成為一流的6S。
(5)開展6S活動的重要意義
在當今的企業,沒有5S/6S活動的現場,已經代表著一個沒有效率、浪費突出、無紀律、士氣低落、質量差勁、成本高昂以及無能力及時交貨的工廠。不實施6S的工廠將被排除在有潛力客戶的供貨商清單。
歐洲曾經有一家汽車配件供貨商在接待一家日本汽車公司,花了一個小時報告他們在改進質量方面所做的努力,并附有詳細圖表。參觀團接著來到生產現場,僅僅幾分鐘時間,工廠總經理詢問參觀團對企業的印象,這個參觀團回答:“我們看到了一個低水準的廠房環境,生產車間雜亂無章,工人在流水線上抽煙。我們不愿跟沒有能力的管理層交易”。由此可見,生產現場的6S,是多么重要。
歐美企業界將日文發音的6個S,轉換成6個英文單詞,稱之為6S作戰,內容是:
nSort(分類),即區分出不要之物,并且加以清除;
nStraighten(定位),即將所需之物排列有序,便于取用;
nScrub(刷洗),即對工具和場所的刷洗、清掃、清除污漬、污點、碎片,根除污染來源;
nSystematize(制度化),讓清掃和檢查例行化,規則化;
nSafety(安全化),讓隱患徹底消除,維持安全生產環境;
nStandardize(標準化),即將以上四個步驟加以規范,使之永續不斷地開展下去。
對6S的另一個說法,亦即從另一個角度來描述6S的內容,常被稱為6C作戰,其內容為:
nClear out(清除),即決定何為需要及不需要,并將后者清除掉;
nConfigure(安置),開辟一個方便、有序及安全的場所,對所需之物加以安置、保存;
nClean & Check(清潔與檢查),在清掃時,檢查及重新定位、定量;
nConform(遵守)即設定規范,培訓并堅持做到;
nConduct Safety(行為安全)以安全為原則的行為和做法研究和實踐;
nCustom & Practice(習慣與實踐),即養成維持的習慣,不斷實踐和改善。
我們在微信上24小時期待你的聲音
解答本文疑問/TPM咨詢/5S、6S、現場管理咨詢/精益生產管理咨詢/互聯網交流